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从耶路撒冷到北京:一个杰出犹太家族的中国情缘 > 第88章完结

第88章完结

是坐在马德里的古罗马斗牛场里,亲临一场盛大的斗牛表演。睁眼一看,周围则是充满东方风情的神奇而热闹的场面,这时你禁不住想痛饮一杯这里的名产茅台酒,为参加这番盛会举杯尽兴。芦笙,是我见到过的最奇特和有趣的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用竹子做成,长可达3米,一般由6根组成。可奏出从低音到高音的广阔音域和优美的旋律,不但在传统仪式上演奏,而且作为舞蹈、杂技和武术等各种文艺表演的伴奏。据说芦笙最能传情,苗族青年男女不只是在过节的时候,平日也择机幽会,用歌声和芦笙美妙的笛音相互表达爱情。我听说,芦笙也为其他中国少数民族像布依族、侗族、水族、瑶族和彝族采用。傈僳人刀杆显忠勇云南给了我一个机会去观赏傈僳族的刀杆节。 这是傈僳族每年初春举行的盛大节日。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太迷人了,绣花上衣和亚麻裙子上,缀满了用贝壳和银币组成的饰物,头戴大帽子,耳朵吊着银质或铜质的耳坠。看见他们的装饰,你好比在纽约观看时装表演。常听过印度的人说,在他们那里能看到印度苦行僧脚踩燃烧炭火的表演,惊心动魄,但云南的刀杆节表演有过之而无不及。刀杆节的第一天,先有”蹈火”仪式,几名健壮男子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疾驰而过。过节的第二天最精彩,广场上竖立着几株20米高的粗大木杆,每根木杆上面插有72把锐利的尖刀。准备爬杆的勇士先喝白酒,然后徒手沿杆往上爬,不得触及锋利的刀尖。爬到杆顶时,在下的围观群众便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勇士们表示祝贺。达到杆顶又不受刀伤的夺冠者,从上面点燃花炮,连带一面面红旗抛向广场上欢呼的人群。傈僳族聚居在云南省峰峦起伏、山势险峻的怒江地区,素以机智勇敢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著称。 傈僳族刀杆节中的“上刀山下火海”,是傈僳族剽悍、无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表现。相传刀杆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恩重如山的古代汉族英雄 ,他率领傈僳族兄弟平息叛逆,驱逐外敌 ,保护了一方土地和人民的幸福安宁,却因皇帝听信谗言而被毒死。傈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刀杆节,用以表达不惜赴汤蹈火相报的深厚感情。观看爬刀杆表演,使我想起中美洲尼加拉瓜的一种习俗,当地人竖起25米高的杆子,在杆子上涂满油脂,让人沿杆往上爬。杆上面没有刀,不像这里,但非常滑,难度不亚于有刀的杆子。两边世界,同类竞技。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听说中国流行一首新疆民歌,主题词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以欢快的旋律歌唱园田丰收和生活美好的景象。你要是到新疆的吐鲁番参加那里的葡萄节,你会更加为这首民歌的强烈感染力所打动。我两次到过新疆的吐鲁番,两次参加那里的葡萄节。我和葡萄有不解之缘,从小生长在农村,帮助父亲在地里种植葡萄。经过几年培育,葡萄树长大成熟和结果了,我又帮助父亲收获果实送去酿酒。孩提时期,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品尝用我们自己家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吐鲁番是穆斯林聚居的城市,是葡萄节的举办地。 这一带早在2000年前就开始种植葡萄了,这是一种颜色碧绿的无籽品种,名闻遐迩,被誉为“中国绿珍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