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帝国尽头是民国 > 第2章完结

第2章完结

可以说,康有为和孙中山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最初质疑,他们头脑中新思想的萌芽都与香港有关。在孙中山发起的革命组织兴中会中,包括杨衢云、谢瓒泰等重要成员都是香港人。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香港成为康有为流亡的第一站。1900年,流亡日本的孙中山派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拿报馆作为革命的唯一机关”,凭借的就是香港提供的空间。在这份报纸上,曾经的改良派章太炎首次发表主张革命的文章。众所周知,包括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在内,清朝垮台前的多次革命举动都是以香港作为根据地的。

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年轻时曾在广东当差,往来于香港。他自述第一次到香港,如同到了外国,惊讶于满山的灯火,那时的香港虽然马路只有三条:上环、中环、下环,但已是内地难得一见的街市,何况有了上山的吊车,更难得的是夜不拾遗的社会风气,这一切都在他年轻的心中刻下深深的印痕。他女儿荣漱仁在《我家经营面粉工业的回忆》中说,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京,北方大乱,荣德生正好回乡,在香港等船很久,每天去问船期,见埠头一片雪白,原来是装卸面粉时落下的一地粉屑,他一步步走在粉地上,想到每年洋粉进口不下千万包,何不自己来办。他和哥哥荣宗敬一拍即合,当年就集资在家乡无锡创办第一家面粉厂。多年以后,荣家的企业蒸蒸日上,在面粉、纺织两个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就是他创办近代工业的一个触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