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凯南日记 > 第12章完结

第12章完结

讨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凯南阐述政治哲学思想和建言改善美国社会的长篇大论贯穿整部日记。同样重要的是,他在日记中努力去理解基督教精神,努力去加强这种精神对哲学的指引作用。

九十岁高龄的凯南感觉到自己的体力、智力和精神都在衰退。尽管也会抱怨自己已经老朽不堪,但他一如既往地鞭策自己不断前行。他仍然参加宴会,做简短的演讲,接受各种访谈,为杂志写文章和专栏随笔。九十六岁时,凯南出版了一本研究凯南家族历史的书,这本书是他不辞辛苦地搜集众多小档案馆的资料写成的。他力图用写日记来让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虽然日记谈的多是国内外问题,但也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手段,一种记录韶华已逝的方式——他抱怨过,家人、朋友和医生都拒绝认真对待他的衰老问题。

凯南活了一百零一岁,成就斐然,却依然没有实现全部愿望。尽管身体已然衰退,但他仍竭力保持头脑的清醒。在他离世前不久,朋友比尔·莱利前去拜访。凯南当时躺在床上。莱利回忆:“乔治表示他想让我靠近点儿,我把耳朵放在他的嘴边。那时候他没多说什么,他说的话也很难理解。他说:‘比尔,我一切都计划好了,就是没想到这个。’我想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他完全准备好离开这个世界了,但是没有想到会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79]

在他的一生里,在他的日记中,乔治·凯南都提出了至今仍然振聋发聩的问题。他倾注全部的热情和智识,去质问美国外交政策中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想当然的观念。美国能否维持一种不受国内狭隘利益集团钳制的明智的外交政策?美国真的能为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国家树立典范吗?在什么情况下海外军事干涉值得美国付出鲜血和金钱?华盛顿对以色列毫无节制的支持是英明之举吗?应该把俄罗斯当作一个无力阻止北约扩张到国境边缘的昔日大国来对待吗?在国内开发日益依赖进口能源的交通系统真有必要吗?如果华盛顿追求更为孤立或者至少更为谨慎的策略,美国和全世界难道不会变得更好吗?凯南相信,要处理这些问题,美国需要组织一个国家委员会——一个由无可指摘的、备受尊敬的公民组成的委员会,向受琐事蒙蔽的总统和国会提供可靠的、独立的建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