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 > 第10章完结

第10章完结

没有打。+r?c,y,x*s~w..~c^o*m_

人都有感情,但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用感情控制理智,还是用理智控制感情。不要急,在后面我们还会花很多时间讲这一点,因为这和人的成就很有关系。

“为其老,强忍”,看到没有,因为这个老头子实在太老了,张良怕一拳打下去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他现在还是被天下通缉的状态,能不惹麻烦就不要惹麻烦。张良忍下来了没有?忍下来了。可是你看这史书上写的,他是“强忍”。他不是自然而然忍下来,是强行让自己忍下来。他不但忍下来,还下去帮老父把鞋子捡上来,这就难能可贵了。

但老父的反应是什么呢?

是说“谢谢”吗?不是。

父曰:“履我!”

老父接下来说的是:“帮我把鞋子穿上!”

你看这句话讲得多不客气,不但没有道谢,还要张良帮他穿鞋。

合上书,想想如果你是张良,你该如何反应?

想清楚了后,打开书。?完¨夲!鰰¨占/ !追/最¨辛`蟑/踕.

你们注意看,下面这一步才显示出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之处。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注意最后这一句,“履之”还不够,张良“跪履之”,“跪履之”还不够,张良“长跪履之”。

这想表达什么呢?太史公透过张良这个动作,看出他终于明白了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就是“忍”。

但只是明白了“忍”还不够,张良不只是忍。注意“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就是告诉你:人生要么不忍,既然已经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长跪履之”就是在讲“一忍到底”这件事情,因为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让人看出你是强忍,你的忍半点价值都没有。为什么呢?下面我会解释。

张良做出“长跪履之”这样令人吃惊的动作,老父又会如何?

父以足受,笑而去。~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

老父直接伸出脚,就坦然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接着立刻大笑离开。

我们来看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

良殊大惊。

这是什么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间,特别是高手跟高手之间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于语言文字的。形于语言文字靠长篇大论讲道理,在中国传统思想来看,那都是低层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间交手,往往三言两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知道对方的高下。

举这个例子来说,老父要张良帮他穿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而张良不惊。我见你的面,我先要惊你,让你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物。

张良“下取履”“因长跪履之”,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不惊。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动,因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惊。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惊张良。我们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良殊大惊”!

你看谁赢了谁输了?双方这样三言两语几个动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后老父不惊而张良大惊,老父大获全胜。

你看张良接下来的反应。

随目之。

眼睛跟着老父的身影走,可见张良此时已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老父离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以后,又回来了。读中国书不能太拘泥文字,有很多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在文字背后,所以才叫“从无字处读书”,你要懂得文字表面没有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在这个范例中,我请问各位:“此时张良还在不在原地?”

当然还在,不然老父是跟空气说话吗?你从张良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