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这件事情,就知道张良预料到老父一定会回来。不然他没走,难道是因为老父掉了钱,所以踩住钱不愿意离开吗?
而老父会回来,是不是也知道张良会在原地等着他。你从两人的这个动作就知道,双方已经明白了对方是什么等级的人物。双方等级相同,在历史上才能构成佳话;如果双方等级差了太多,只要老父没回来或张良没在原地等他,这个故事就会变成笑话。
好,老父回来了以后说什么呢?他说“孺子可教矣”!既然说可“教”,老父一定“教”了张良什么。就从刚才那些动作,张良就明白了,老父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
看到这里,各位一定会问:“这能叫作教吗?”
这当然叫作“教”,各位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像我现在做的这种,一字一句讲解长篇大论才叫教育。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严格来说,只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讲解,道家讲的是“点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只要三言两语把最重要的东西点给你就够了。你的水平够,你的悟性够,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所以道家思想永远只能在上层最精英的人之间传递,儒家则是什么人都可以教,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各位不能够只把中国的文化就看成只有儒家,在张良之前,中国上古已有非常深厚磅礴的文化累积,绝不是只有儒家而已。
注意看老父下面怎么说:“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就是等五天之后,天都已经亮了的时候,和我相会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