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 > 第6章完结

第6章完结

处罚不能说不重,但收效却微乎其微。\x~i+a.n,y.u-k`s~.?c`o_m?王公贵胄们在风头稍过之后,故态复萌,仍寻欢作乐,闹得乌烟瘴气。当时京师养鸟赛胜、斗蟋蟀成风。据时人笔记所载:斗蟋蟀规矩,以24盆为一桌,多者可达数十桌。每斗之前,必秤蟋蟀身材,悬殊者不斗。凡养虫之家,都有专人保管调理,称为“蛐蛐把式”。[18]下至百姓,上自贵戚,无不养虫斗胜,嗜虫成风。道光十九年,查出三等侍卫宗室瑞珠,以现任职官开设茶馆,并在馆内设蟋蟀盆聚赌抽头;镇国将军宗室惠恩,不仅听任家人聚赌蟋蟀,而且亲赴茶馆赌斗,又查出上年已获严谴的贝勒奕绮,不思悔改,以显爵之身,辄赴茶场唱曲。皇帝接到奏劾后,既忧且怒,将首犯瑞珠发往盛京,交盛京将军严加管束;贝勒奕绮革爵,责打40大板,并着宗人府随时察看,永远不许出门;惠恩交部议处。

宗室王公、八旗子弟早已被奢靡腐化的生活浸泡得气短骨酥、卑劣鄙陋,“万世一系”的王朝根基也就岌岌可危了。这不能不使道光皇帝生出无穷的感叹和深深的忧虑。·天_禧_暁-税¢蛧! ′更,歆?嶵*筷/

* * *

[1] 清代帝王陵寝共两处,一为京师以东的马兰峪,称东陵;一为京师以西的易县,称西陵。到清王朝覆灭,东陵共葬5个皇帝,即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分别称孝陵、景陵、裕陵、定陵、惠陵。此外,西太后那拉氏死后也葬在东陵,称定东陵。西陵共葬4个皇帝,即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绪帝(崇陵)。两处中,以东陵规模为大,且建筑奢华。

[2] 《清实录》道光朝,卷三二九,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七册,第1171页。

[3] 《清实录》道光朝,卷三二九,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七册,第1174页。

[4] 《清实录》道光朝,卷三二九,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七册,第1177页。

[5] 《清实录》道光朝,卷三二九,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七册,第1178、1180~1182、1184页。

[6] 《清实录》道光朝,卷三二九,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七册,第1185~1186页。~零/点′墈¢书, -蕞?鑫+章/结_耕?欣.筷,

[7] 同上书,卷三三〇,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八册,第7页。

[8] 同上书,卷三三一,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八册,第18页。

[9] 《清实录》道光朝,卷二九八,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七册,第629~630页。

[10] 刘蓉:《致某官书》,《养晦堂文集》卷三。

[11] 张际亮:《答黄树斋鸿胪书》,《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史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12]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

[13] 鲁一同:《潘先生行状》,《通甫类稿》卷下。

[14] 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页。

[15]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一》,《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6页。

[16] 《清实录》道光朝,卷三一四,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七册,第894页。

[17] 同上书,第889页。

[18] 崇舜:《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8页。

1-2 皇帝与枢臣

平心而论,道光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他是嘉庆皇帝颙琰的次子。乾隆四十七年(1782)生于撷芬殿中所。像大多数帝王之子一样,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深宫中度过的。除了读书,对于满洲传统的骑射有过较好的训练。10岁那年,随祖父乾隆皇帝到威逊格尔皇家围场行猎时,曾亲手发箭射杀过一头鹿。乾隆帝为之大喜,亲赐黄马褂、花翎。因为这位英武风雅的乾隆爷在12岁那年也曾经随侍祖父康熙皇帝围猎,用火枪轰毙过一头因负伤而野性大发的熊,而备受康熙爷的赞赏。所以,当乾隆帝见幼孙旻宁居然弓马娴熟、不乏家风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事后,乾隆帝赋诗记事,盛赞孙子的英武聪慧。诗曰: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