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内地民人相互接触,限制洋人活动地点、范围,并授权行商监视承保。所以,这些章程,实际上起着纽带作用,把闭关政策的各项制度,通过法令、条规扭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
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清代闭关锁国的全部内容。通观这些规定,人们不难看出清王朝闭关政策的实质是畏新排外。它对内禁锢人民的思想,实行愚民统治,维护封建纲常礼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外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与世隔绝,阻碍中外间的正常交往。
如果说,闭关锁国在18世纪末期以前,当世界还处于古代农业文明占统治地位,各国之间,尤其是东方与西方的交往还极有限的时代,它的封闭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较大的影响,因为,那时东西方国家都是处在多元的和独立发展的阶段。中国强化它的封闭性与世界历史进程关系不大。但是,时至19世纪中叶,中国依然在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下想保持独立发展,那就很难了。自18世纪后期起,英国最早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过渡,工业革命给西方也给世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其本质说,是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资产阶级按其本性说要把一切民族都卷到自己的制度中来。这样,力图按照自己面貌改造世界的西方资产阶级,在东方最大的封建古堡面前面临着拒之门外的处境,无论从商品的性格还是资产阶级的本性,从开拓海外市场还是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敲打中国的大门就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在东方立足的必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