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已革弓役谭升等起意兴贩鸦片得贿纵放案审明定拟折》,同上书、册,第733页。
[38] 《林则徐集·日记》,第316页。
第六章 林则徐广东禁烟
林则徐画像
6-1 虎门销烟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39年1月8日),钦差大臣林则徐辞别师友,毅然踏上了南下广东、厉行禁烟的荆棘之途。
临行前,好友龚自珍写了《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一文,为之送行。文中恳切地提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切望此行能真正禁绝鸦片,“使中国十八行省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并引《诗经》中“忧心悄悄,仆夫况瘁”诗句,要他提高警惕,防止有人破坏禁烟。指出在粤东的僚吏、幕客、游客、商贾、士绅中有一批“黠滑游说而貌为老成迂拙”之徒,是破坏禁烟的人物,对他们必须杀一儆百,不能手软,千万不可被他们的游说所动,失却这千载一时的机会。龚自珍并要求随林则徐南下,亲身参加这场斗争[1]
对老友的爱国热忱,林则徐深为感动,但他深知此行困难重重,不愿意友人因他而同蹈汤火,所以托人“以事势有难言者”婉阻。后来,在旅途中林则徐作书答谢友人,表示自己完全接受龚自珍提出的讲求火器、严惩外国鸦片贩子及奸民、守海口等建议,并指出:“执事所解诗人悄悄之义,谓彼中游说多,恐为多口所动,弟则虑多口之不在彼也。”暗示破坏者主要不在广东而在朝廷。对于老友恳切由衷的期望,表示深受激励,“足坚我心,虽不才,曷敢不勉”,传意自己决心排除困难,全力以赴完成禁烟使命[2]
他根据皇上发下交办的杨殿邦等揭露英国大鸦片贩子查顿的奏折,在离京之前,“密遣捷足,飞信赴粤,查访其人,以观动静”,[3]准备一到广东即着手处理。离京之日,即传牌沿途地方官,说明自己“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拿究办”;申明沿途不准故为铺张,不准随身丁弁人夫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4]表现了清正廉洁的品格。离京途中,他给广东布政使和按察使发出密扎,说明此行“首在严拿汉奸”,命令他们按照开列的名单,包括“包买之窑口,说好之孖毡,与兴贩各路之奸商,护送快艇之头目”,都要“密札饬拿”[5];同时严正指出:“其中多有各衙门堂差及营兵在内”,地方官不得徇私包庇;申明对那些虽有失察处分,而自行拿获在官人役犯法者的管官,“例准免议”,“既往之事,付之不咎”,[6]表现了严宽相济、区别对待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