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三月中旬又致信英印总督奥克兰勋爵,请求派遣兵舰到中国进行武力示威。奥克兰勋爵接信后于六月中旬下令马他伦,让他派出“窝拉疑”号作为先行,他在致帕麦斯顿的信件中表示自己将亲率装有74尊舰炮的“威里士厘”号巡洋舰开赴中国。所以,“窝拉疑”号的到达,实在是义律和英国政府准备发动侵华战争的一个信号。
林则徐对这件事的严重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这虽然有情报尚未核实、“不知真假”的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和邓廷桢在主观上缺乏对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本性的认识,尤其对义律敢于挑起战争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尽管他在赴粤之前对禁烟是否可能导致边衅有所虑及,在处理缴烟过程中也曾多次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磋商海防布置并亲临视察,但本质上他不想通过武力解决问题,也不认为英国会轻易发动战争;他对义律的看法虽然随着此人的每次阻挠破坏而有所改变,但基本上没有对义律丧失“必能悔改”的信心。基于这两方面的认识,林则徐和邓廷桢都认为,即使事态发展到有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只要广州加强内河设防也就完全可以应付。所以,他在致怡良的信件中才会有“即使再有续来,而内河亦不过各处有防,即无意外之患矣”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