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 > 第75章完结

第75章完结

1795)生,行伍出身,字简廷,广东新安县大鹏城(今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人。父赖英扬,一生缉匪拿盗,战绩彪炳,官至浙江定海镇总兵;叔父赖信扬官至福建水师提督。恩爵少时随父出征,历任把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等职。道光十八年(1838)补海门营参将。翌年因中英交涉起,调回家乡大鹏营任职。郭士立记载了与赖恩爵交涉的经过:当我们乘坐一艘双桨小快艇来到第一艘帆船旁边的时候,士兵们举起了他们的木制长矛;不过,在我使他们相信我手无寸铁而且为了和平的目的独自前来以后,他们对于过早地表现抗拒一事感到羞愧。经过一些漫谈之后,他们告诉我,船上没有军官;不过,虽然那位发言人穿着老百姓的普通衣服,但在我看来他似乎是一位水师军官。他告诉我说,帆船不能够接受和传递公家的文件,但如果我必须口头上传达任何事情,他将很愉快地听取我的要求。于是,我说明我们前来的原因,并向他表示我们必需获得食物供应,因为这么一支巨大的船队不可能没有食物而继续存在。他接受了那份包含列举我们所抱怨事情的文件,并且很仔细地阅读它,但他说,他不能够自行负责地办事并允许人们离开,可是他十分愿意将此事报告给他的上级。[5]

碰了软钉子而不得要领的郭士立,转向中国水师士兵询问。他们告诉他在另一艘船上有军官。可是,在另一艘船上,郭士立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他采用这种方式“反复走来走去”,要使中国官兵相信,“在我们获得供应品之前,我们不能离开这个地方”。几个士兵乘船去炮台与军官商量,并将军官的意见告诉郭士立。郭士立意识到,“除非将此事正式告诉住在附近地方的钦差大臣的代表,并从全权代表本人那里获得许可”,英国人将不能做任何事情,郭士立只好灰溜溜地回来向义律复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