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指挥下,共有军队五二三七人,其中四零七八名属广东,一一五九名属福建。但是这些军队的实际存在,除了在花名册中以外,是很可怀疑的,这个根据地的防御,据我们所见,共有七八只战船,从外形看来,它们类似小型的福建商船,从各方面看来,比我们在广州看到的战船要差得多。海湾入口处有炮台两座,较高的一处有炮八尊,较低的一处有炮六尊。海湾内部另有小炮台一座,上面并未架炮。[1]
4月2日,“阿美士德”号抵厦门。地方官曾多次驱逐,未能奏效,胡夏米等登岸侦查,逗留6天才离开。他们侦查到厦门虽无物产,但因地理位置特殊,当地人善于航海经商,是中国最繁盛的城市之一。厦门港不仅商船能直接靠岸起卸货物,最大的军舰也能进口停泊。在厦门,胡夏米一行也清楚地看出清朝官吏的弱点是“惧强欺弱”。因此,在清朝官吏的面前一定要表示强硬态度:“我方愈不屈从,对方就愈会满足我们的要求。”
“阿美士德”号是第一艘开进闽江的英国船只。从进入闽江口起,他们就观察水文、测量水深、绘制地图,并调查了闽江防务:船开进拱卫福州的五虎门以后,闽江两岸各有大炮台一座,附近山上另有许多炮台。但是这些炮台既没有安置炮,也没人守卫,几乎全成为废墟,只不过是当地优美风景的点缀品。福州附近的炮台也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郭士立说:“即使这些炮台很完整,清军是既无技能,也没有勇气来保卫它们的。”胡夏米向东印度公司建议,解决福州开港问题最直截的办法,就是使用武力:我有确切的信念,只须四只或六只印度商船和一艘战船,开入闽江,就能俘虏中国战船。这之后,再直接开往闽安,从那里通知中国政府,让它在友好与敌对,贸易与战争之间,任择其一,那末用不到流血和浪费金钱,英国在福州的贸易就可以永久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