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在这儿磨蹭什么呢?吕布那家伙好像已经火冒三丈,大发雷霆了。′5-4¨k`a_n^s\h,u,.\c¨o/m·二哥你去冲闯下邳了吧……为什么不带上我一起去?”那是张飞的声音。
“吕布怎样了?”关羽终于回过神来,问道。
“倒还没有怎么样,不过被二哥这么一闹,据说吕布这厮勃然大怒,号令全军来攻小沛。我们得趁他还没动手的时候赶紧找个地方躲躲风头……”
“躲到哪里去?”
“据说是去许地。好像也没别处可去了吧。”
“是吗,许地啊……”
六
许地是曹操的根据地。许地在现在河南省许昌市,洛阳西南大约一百多里的地方。当时,许地不只是曹操的根据地,也可以说是中国的首都。献帝回到旧都洛阳,曹操又将其迎到了许地,算是迁了都城。因此,不能直接称为许地了,应该叫许京或是许都为好。
当年七月,献帝回到旧都洛阳。_4?3~k-a′n_s_h!u′._c\o¨m^然而,被董卓烧掉的洛阳实在不适合天子居住,再加上这一次迁都是白波派的杨奉、韩暹等人的意思,朝臣之中多有不满。他们暗中给曹操送去密信,恳求道:“请来洛阳清君侧。”
曹操接到书信,即刻起兵攻入洛阳城。作为肃清对象的韩暹,只身逃去了驻扎在开封附近的杨奉那里。九月,根据董昭的建议,由洛阳迁都至许。曹操把天子迎到了自己的根据地。他获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献帝封曹操为大将军。许地,便是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新兴都城。
曹操胸怀大志。为了实现大志,招揽人才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时代的英雄之中,大概没有人能像曹操一样热衷于招揽人才。他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哪怕做人上有所欠缺,只要有才能,便成为招揽的对象。“便有通于嫂者、取贿赂者,但只要有才,便可采用。”曹操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少时果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这是曹操的政敌为了宣扬曹操残忍编造出来的故事,但也提到曹操爱惜才能的事。!x\4~5!z?w...c′o¢m/
北海太守孔融,身为孔子后裔,性格怪僻,难以交往。当年九月,孔融遭到袁绍之子袁谭的攻击,逃到许都投靠了曹操。曹操爱惜孔融的奇才,给了他“将作大匠”的官职。虽然不是九卿,也是相当于九卿的二千石大官了,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部长。曹操爱惜人才,世人皆知。尤其是迎了天子来许地之后,更是无比热心地招揽人才。
无法在小沛容身的刘备来投曹操,也是情理中的选择吧。恰在此时,曹操辞去天子任命的大将军职位。
被迎到许都的献帝,为了得到天下英雄的拥戴,频频封侯叙任。然而,实力最强的袁绍在受封太尉一职的时候,却没有接受。太尉(司马)是三公之一,与丞相司徒、副丞相司空地位相当,是国防的最高责任者。袁绍为何拒绝这一任命呢?“操为大将军,绍为太尉,此何故也?绍屡助曹操,然今操近奉天子,欲命绍乎?”袁绍愤怒地说道。
当年在反董卓联盟中,袁绍是盟主。封曹操东郡太守的是他,吕布攻袭时相助曹操的也是他。作为名门袁氏的主帅,要他位列曹操之下,自尊心是不容许的。依照汉朝制度,大将军本在三公之下,因此太尉是比大将军更高的官职。但是,自从外戚弄权,梁冀当上大将军之后,这种关系也就倒了过来。大将军的属官,人数倍于三公。大人物就任连带着官职本身的地位一并提升,这是常有的例子。东汉的大将军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
“罢了!将大将军之位让与袁绍便是。”曹操说道。他辞退了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自己改任司空一职。这是副丞相的官职,西汉时称御史大夫。要做丞相,必然先当这个官,这是汉朝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如何,比起虚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