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用》、
《节葬》、《非乐》诸篇中。墨家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它说,做
官的不能永远都是高贵的,老百姓也不能永远都是下贱的。它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
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墨子反对统治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声援被侵略的国
家,并为此而奔走呼嚎,勇敢地主持正义。墨子对统治者过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极为
反感,主张对统治者要进行限制。对死人的葬礼,墨子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些
客观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墨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爱》、《亲士》、《修身》等篇中。墨子主
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
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国君要爱护有功的贤臣,慈父要爱护孝顺的儿子。\b_a!i`m¢a-s/y+.+c·o`m¢人
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要怨恨,处在富有的时候要讲究仁义。对活着的人要仁爱,对死去
的人要哀痛,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墨子的伦理思想虽然抹杀了阶级性,带有空想的
色彩,但它却是广大劳动人民要求平等、反抗压迫、呼唤自由的心声。
《墨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贵义》、《尚同》、《天志》、
《明鬼》、《墨经》诸篇中。墨家哲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认识论。墨子主张把知识分为
“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
“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这就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为此,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他说: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齐_盛.暁!税`蛧¨ /免¢废\越,犊~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
三表也。”
(《墨子·非命上》)墨子还反对儒家鼓吹的“天命论”,他不相信“天命”的存
在,他提倡“尚力”。在“名”、“实”关系上,墨家认为“名”必须服从“实”,没
有“实”作基础,“名”就是虚假的。这些思想都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但是,墨子又
相信“天志”,他认为天有意志,天能赏善罚恶,爱人憎人。他还论证了鬼神的客观存
在,这就不免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这说明墨家的唯物论思想还有缺陷,还不彻底。
《墨子》的逻辑思想,主要反映在《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
6篇中,这主要是后期墨家的思想。在《墨经》中,后期墨家提出了“辩”、“类”、
“故”等一套完备的逻辑概念。在《小取》篇中论述了辩论的作用,即辩论是要分析是
非的区别,审查治乱的规律,弄清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道理,判别利害,解决疑似。
还阐述了辩论的几种方式,对推理的研究也甚为精细。后期墨学建立了相当严谨完整的
逻辑理论,在中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起了开创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到今天,
它仍是人们学习中国逻辑思想史的重要材料,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