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20章完结

第20章完结

不化。”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物可得道也。故定理有存

亡,有死生,有盛衰。”这就是说,“道”是万物的总规律,“理”是区别各种事物的

特殊规律。

“道”是“理”的依据,“理”是“道”的体现。各种事物所以客观存在,都是由

它的特殊规律即“理”决定的,而各种事物的特殊规律即“理”又必然受总规律即“道”

的支配。各种特殊规律即“理”的总和,就构成了总规律的“道”。

韩非对《老子》的“德”也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他说: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

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德是事物内在的本质,事物内

在的本质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所以韩非又说:“身以积精为德,家以资财为德,乡国天

下皆以民为德。”

(《解老》)在“道”和“德”的关系问题上,韩非主张“德”是“道”的功效。

他说:“道有积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同上)道是根本的,德是道的功效,两者

不能割裂。韩非对道和德的解释,涉及到了一般和特殊这对哲学范畴,它标志着人们的

抽象思维水平又有了飞跃,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在认识论方面,韩非受荀况的影响最大。他认为,人们的认识都必须依赖于感觉器

官,人的眼睛能看东西,耳朵能听声音,心能思考问题,这都是人具有的自然属性,所

以他称之谓“天明”、“天聪”、“天智”。他说:“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