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25章完结

第25章完结

“天人感应”的“天”既造出了人,那么第二点就要降下帝王来统治人,因此就要

把君权神化。他们提出了一种“符瑞”说,即把一些想像的和自然的事物,如龙、麒麟、

凤凰、雨露、嘉禾、芝草等等,称之谓帝王的“受命之符”。如:夏的祖先是其母吃了

一种叫做“薏苡”的草生下的,的祖先是其母吞吃了燕子的蛋而生的,汉高帝刘邦是

其母在野地里和龙交合而生,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生而室内有光等等。《论衡》书针对这

种荒唐之言指出:“薏苡”、“燕卵”根本不能生人,龙与人也不是同类,“不相与合

者,异类故也”。“天地之间,异类之物相与交接,未之有也”,“何则?异类殊性,

情欲不相得也”(《论衡·奇怪》篇)。所以,要同类的东西才能交合。人都是由父母

生的,帝王亦不例外,所谓“圣人更禀气于天”,乃是“虚妄之言”,不足相信。既然

天、人、物三者不是同类,不能相合,那么与“符瑞”也就毫不相干了。

《论衡》书中关于物种交合和生产的说法虽然谈不上是科学的知识,只是一种直观

的自然描述,但这种直观的观察都是很真切的。而且,这种见解需要极大的理论胆识,

因为他把帝王赤裸裸地搬到了地上,这是“非圣无法”、“诽谤圣朝”之罪,是要遭杀

身灭门之祸的。所以,王充及其《论衡》书的伟大之处也在这里。

汉儒的“天人感应”说在社会历史观上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统”观。如果统治

者取得了这个“道统”,即奉天受命,并有足够的“德教”力量维护这个“道统”,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