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26章完结

第26章完结

自东汉末年以后,战乱四起,儒家经典散佚,文理乖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经学也逐渐形成了“南学”、“北学”之争。再

加上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经学研究出现一派混乱局面。隋唐建立

以后,为了统一的封建政权的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亟需整顿混乱的经学,由

朝廷出面撰修、颁布统一经义的经书。唐太宗下令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

《五经正义》,因国子祭酒孔颖达年辈在先,名位独重,故由他负责此事。《五经正义》

撰成于贞观十六年(642年),后又经马嘉运校定,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再加增损,于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五经正义》的卷数,因版本不同,说法亦各异。目

前流行的说法是180卷,其中《毛诗正义》40卷,《尚书正义》20卷,《周易正义》14

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左传正义》36卷。另据《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

40卷,《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

60卷,共193卷。据《十三经注疏表》(宋绍熙年间黄唐合刊):《毛诗正义》70卷,

《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60卷,

共223卷。现在由中华书局排印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其卷数与此表同,此书附

有清阮元撰的校勘,易于读者理解掌握,为目前最佳版本。

《五经正义》为经学义疏的结集。由于经书成书年代早,文字多晦涩难懂,记事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