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35章完结

第35章完结

编成《定庵古文》两卷,均是稿本。_0+7·z_w¢..c·o^m/

1828年编刻《定庵文集》,世称自刻本。1839年编刻《已亥杂诗》,世称羽琌别墅

本。以上各本,今或已不存,或不易觅得。

龚自珍死后,魏源根据其子龚橙的存稿,选编《定庵文录》13卷,并为之序,但未

刊刻。龚自珍的另一好友曹籀也获得龚氏遗文抄本,请吴煦出资,于1868年刊刻《定庵

文集》上中下3卷和《续集》4卷。1886年汤伯述从龚橙处得到一批残稿,编成《定庵文

集补编》4卷,请朱之榛出资刊刻。

吴煦和朱之榛的两种刻本收录了龚自珍大部分学术著作、政论、散文、诗、词,流

传广远。此后各种刊本,如“时中版”、“世界版”、“扶轮社本”等,都是以这两种

刻本为根据增补而成。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龚自珍全集》上下卷,是根据以往各种刻

本、稿本、抄本、各书引载和公私诸家旧藏佚文等整理编辑而成,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本

子。^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龚自珍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他的诗文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他曾在一首小诗中

颇有几分自诩地写道:“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乙亥杂诗》)他的

确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开创了一代新风。而在他死后刊刻的《定庵文集》、《续编》和

《补编》使他的诗文得以广泛流传,对于近代思想、学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巨的影

响。

嘉庆、道光年间,清朝统治急速衰败,社会问题丛生,士林风气转变,开始挣脱繁

琐考据的汉学和空谈性理的宋学,转向经世致用。龚自珍是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他发表

了大量的联系现实的政论文字,开一代政论之风。

他以形象、生动、尖锐的文字描画和揭露了嘉道时一派衰世景象和腐败风气,严厉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他曾这样形容衰世景象:“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

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尊隐》)他这样来描述腐败的社会风气:自乾隆末

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十人中有五、六个人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

他们或者吸食鸦片,加入“邪教”,自取杀戮,或者冻馁而死,却始终不肯“治一寸之

丝、一粒之饭”以有益于世人。结果从京师到各地,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作为四

民之首的读书人也奔走下贱,弄得各省大局岌岌可危(《西域置行省议》)。他尤其痛

恨吏治的腐败,他指斥三公六卿以及士大夫都是一些醉心利禄之徒,他们毫无责任感,

官当得越长久,就越苟且,名望越崇高,就越谄谀,离皇帝越近,就越善于阿媚(《明

良论二》)。他对于社会上弥漫的庸俗气氛感到痛心疾首,指出:朝廷中没有富于才干

的将相,书院中没有富于才气的读书人,农、工、商,甚至小偷、强盗也都是庸庸碌碌

之辈;而一旦出现有才能的人,就要想方设法地束缚他,扼杀他(《乙丙之际著议第

九》)。他并且分析了造成社会衰败和腐败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他认为经济上的贫

富不均是世道衰败的根本原因,他写道:贫者越来越穷困,富者越来越富有,结果就导

致兵乱、疫疠,致使“生民噍类,靡有孑遗,人畜悲痛,鬼神思变置”(《平均篇》)。

他认为皇权专制主义是造成平庸、腐败风气的根本原因,他指出:历代的圣主仁宗“未

尝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嵩高立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

以大便其有力强武”(《古史沉论》二)。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之下,社会风气不能不趋于平庸、腐败。

面对这样衰败、腐朽、沉闷、窒息的社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