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47章完结

第47章完结

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餿-艘?暁*税!枉! ′冕/肺_岳?黩.据《汉书·文

艺志》记载,汉代传注《春秋》的有5传。后来《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亡佚,

只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流传至今,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30卷。《左传》的作者是谁,历来

颇有争议。汉代时司马迁、班固皆认为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丘明在口

授《春秋》以教弟子时,怕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汉书·艺文志》),故用

事实来补订《春秋》,作《左氏传》。清代今文经学家们则认为《左传》是刘歆托名改

编。近人认为根据传文和结束年代等方面分析,《左传》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料编

成的,可能并非出于同一作者之手。

《左传》的体例是编年纪事体,内容大部分是传注史事,叙述《春秋》经文重要史

事的过程。\w¢z-s`x.s¢._c-o/m!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

出17年。

若按叙事时间论,则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为止,下限比《春秋》多27

年。所记鲁国君主也比《春秋》多1位,为13位。文字增加更多,共计约18余万字,内

容大大丰富了。

《左传》与《春秋》相比,传文内容与经文内容并非十分密切配合,或经文有而传

文缺,或传文有而经文无。故后人认为《左传》虽因《春秋》而作,但在编年体例上比

《春秋》完备,在史料和文字价值上也远远超过《春秋》,完全可以独立称为史书,所

以称其为《左氏春秋》。

《左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

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帐式

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

许多古代史实。?兰,兰,雯?血? ?追·嶵/新\彰,洁,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如春秋时的几次大的战役:齐楚

召陵(郾城)之役(鲁僖公四年)、晋楚城濮(濮县)之役(鲁僖公二十八年)、秦晋

濮(陕县)之役(鲁僖公三十三年)、楚晋邲(郑县)之役(鲁宣公十二年)、齐晋鄢

陵之役(鲁成公十六年)

等等,《左传》皆有生动详实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春秋时大国争霸的历史提供了史

料。又如鲁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告诸侯之事,是西周王室兴衰的生动写照。因此,《左

传》是研究春秋史的宝贵参考书籍。《左传》注本主要是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

唐时孔颖达作《春秋左传正义》,陆德明撰《经典释文》,均采用杜注。1977年人民出

版社根据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内附陆氏《经典释文》的有关注文,改名为《春秋左

传集解》出版,此为目前最好注本。

《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

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

公羊高。

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

起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

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谷梁传》亦称《春秋谷梁传》、《谷梁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起于鲁隐公元

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

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

撰《春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