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字子长,冯翊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县西南),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
前145年)。他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谈崇尚道家,曾以黄老学说为主,
写成《论六家要旨》,对儒、墨、名、法、阴阳、道等各家学说,进行过批判和总结。
这种家学传统,对司马迁影响很大。
司马迁青少年时,向当时的古文学家孔安国学过《古文尚书》,向今文学家董仲舒
学过《春秋》公羊学。他涉猎的范围很广,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终于精通天文
历法、史学、儒学等各家学说。
司马迁在他父亲死后的第三年(汉武帝元封三年),正式继任父职,成为汉武帝的
太史令,时年38岁。这样,使他有机会阅读宫廷图书馆中大量的文献典籍。与此同时,
在司马迁的主持下,于元鼎元年(前116年)冬制成新历——《太初历》。同年,司马
迁开始撰写巨著——《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因司马迁为李陵投降匈奴事进行
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了腐(宫)刑。
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司马迁忍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以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完成他所期望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部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