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74章完结

第74章完结

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典章制度史,又称《五代史志》,由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修成于高

宗显庆年间。_k?a.n?s_h`u,p¨u\.*c~o·m¨

《隋书》纪传的修撰始末同于梁、陈、齐、周四朝之史。

唐高祖武德五年曾责成封德彝、颜师古主修隋史,但无成果。

唐太宗贞观三年,重申修撰五代史之议,房玄龄和魏征负责五代史的监修工作,魏

征又任《隋书》的主编。到贞观十年(636年),《隋书》纪传与其他四史一同修好奏

上。

魏征是初唐著名史学家和政治家,字玄成,巨鹿曲城(今河北馆陶)人。生于北周

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去世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享年64岁。他幼年丧父,生

活贫苦。

在青少年时代,他就有兼济天下的大志。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时,魏征加入了元宝藏

的义军,又到李密手下掌管文书。瓦岗军失败,他和李密一起降唐。降唐后他成了李建

成的亲信。+看·书¢君· ′追′蕞.芯!章·踕^

玄武门之变后,他逐步取得了李世民的信任,在政治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他

劝李世民接受隋亡的教训,对百姓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结果很快出现了“贞观之治”

的繁荣景象。在贞观时期,他以直言敢谏闻名当世,通过谏诤方式,前后共提出200多

项施政建议,不但直接影响了此时的国家大政,也为后人树立了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

榜样。

魏征在史学上也有很大建树。贞观年间所修的五代史,他负总的领导责任,对于各

史多所损益订正。在五代史中他撰写了《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具体

主持修撰了《隋书》。此外他还负责主编《群书治要》,主持修定《五礼》,亲自编注

《类礼》。对于初唐史学和文化的繁盛,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隋书》的纪传在编次上注重以类相从的方法,体例比较严整。如列传分为16类,

比以前的史书都要严密而妥当些。¨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

其中把少数民族史划成东夷、南蛮、西域、北狄四个方面,分别得更为清楚。因为

参加写作的都是当时著名学者,所以《隋书》在笔法上也更简炼,严整一些。在历史记

载上,《隋书》纪传中保存了不少有用的材料。如《万宝常传》记录《乐谱》64种,

《张玄胄传》记载其精密天文推算的结果,《琉球传》及《陈稜传》记载台湾居民社会

组织,经济生活以及与大陆联系状况等等,都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至于注重传主的

官阶履历,把个人传记写得如同案牍公文,缺少生动、活泼的历史活动内容,这样的毛

病,在五代史中普遍存在,《隋书》也是如此。

《隋书》中值得重视的是它的史论,史论出自富于政治经验的魏征之手,它把论史

与论政结合起来,以隋朝的兴亡为借鉴,阐发出不少深刻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见解,给人

们的教益是不小的。

《隋书》史论认真总结了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认为隋炀帝骄横残暴的统治,是隋

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它比较了文帝与炀帝社会状况和统治政策的不同,指出文帝进行统

一战争意在安定天下,虽然初起时国力不强,最后终于取得成功。炀帝穷兵黩武,骚动

天下,就是再稳固的江山也会土崩瓦解。这样的历史结论是深刻的,对于唐初的施政方

针来说,针对性也是相当强的。

魏征认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建立一个稳固的统治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理想的

秩序,关键是对百姓进行教化,因此统治者应抚恤民众,休养民力,务使百姓安居乐业。

在这个统治秩序中,封建官吏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书中赞扬那些“内怀直道,至

诚待物,故得所居而化,所去见思”(《隋书·循吏传序》)的循吏,而鞭笞那些庸俗、

贪婪、无能的官吏。抓住教化和用人两个环节,要求用适当人才来实施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