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78章完结

第78章完结

八书原有的一些纪传作了增补,如在对范缜的记述中,增加了范缜不肯卖论取官的一段

对话和不祠神庙的一段史实,使这位无神论者的战斗性格更为突出。*丸\夲?神!栈! \首?发¢《北史·苏威传》

补入江南人民反隋斗争的史实。《北史·李谐传》补充南北交往的记载,这些都是很有

价值的史料。李延寿在《北史·序传》中自述:“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

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这一方面反映了二史采摭增补材料的丰富,另一方面也

反映了取材的驳杂。二史中对史实增益不当之处,也有很多,其中大多是琐言碎事,以

至一味追求骇视听、资谈助的记事,包括一些荒诞不经,疑神见鬼的迷信内容,成为书

中的芜累。李延寿在撰书时,也订正了八书中的一些史实。他距所记时代较远,这使他

可以改正一些当时讳饰失实的史实,显示出一定的长处。

《南史》、《北史》在思想上的价值,最突出的是宣扬天下一家的统一思想。/幻!想,姬′ *芜!错\内¨容′它改

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袭用的南方与北方互称“岛夷”与“索虏”的陋习。李延寿认

为南朝与北朝占有同样的历史地位。他反对把北魏以前北方一些少数政权的历史“编之

四夷”。也指出东晋、宋、齐梁、陈各朝,虽偏安江南,但前后相承300余年,不承认

它们历史地位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李延寿在《南史》、《北史》中不分正闰,给南北朝

各政权以同样的地位。这种在历史撰述上不再强调南、北对立和华、夷界限的认识和作

法,反映了民族融合的伟大成果,是历史的进步。在具体撰述中,李延寿也采取了一些

适当的作法来宣扬统一意识。他对南北之间的战争采取“两国交兵不详载”(赵翼《廿

二史札记》卷13《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条)的作法,就是有意削减对此的过分纠缠。^j+y*b/d+s+j\.!c-o′m-

《南史》和《北史》在记述人物的历史活动时,通常都把所记述的人物和他的家族

兴替得失、荣辱悲欢联系起来,而尤其注重说明人物的社会活动的因果同“家声”、

“门风”的关系。二史也很注意家族兴替与皇朝盛衰的关系。这些都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49 《贞观政要》

“参详旧史,撮其指要;举其宏词,义在惩劝”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

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

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

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

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

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

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

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

吴兢,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出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年),病逝于

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吴兢年轻时就立志从事史学事业,武则天时,经友人推荐,

开始担任史官。吴兢具有忠于历史的赤诚。当时武三思领导修撰国史,武三思等人以朋

党为界限,记事不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