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12章完结

第112章完结

的要好。~d¢i.y-i,k¨a*n~s\h~u-.+c′o+m?正是由于贾思勰坚持调查,坚持实践和坚持科学分析的求是作风,才使《齐民

要术》植根于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而赋予它以科学的生命力,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

义。

“序”中说他著书目的只是“晓示家僮”。如果联系当时(主要是肃宗灵太后擅政)

的社会现实来看,他在“序”中猛烈抨击当政者的骄奢,无不透露着著者爱国爱民之心,

也透露了他著书的目的是在劝导政府和官吏重视农业生产,为“平民”谋求“资生之

业”,让人民安居乐业,使国家强盛起来的强烈愿望。

《齐民要术》一经问世(初为手抄本传布),便引起历代政府之重视,北未朝还规

定“非朝廷人不可得”。明代王廷相(1474—1594年)称它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

术”。+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唐、宋以来出现不少农书,无不以它为范本,其中,元《农桑辑要》、王祯《农

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授时通考》均受其影响。《齐民要术》在国外也具

有深远的影响。唐宋时期,传到邻国日本,引起日本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大约在19世纪

传到欧洲,英国学者达尔文(1809—1882)在其名著《物种起源》和《植物和动物在家

养下的变异》中就参阅过这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并援引有关事例作为他的著名学

说——进化论的佐证。在当今欧美国家面临农业危机的状况下,《齐民要术》更是引起

欧美学者的极大注视和研究,说它“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卓越的、杰出的、系统完整

的农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巨著。”

71 《梦溪笔谈》

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在中国历史上难以胜计的笔记小说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

于《梦溪笔谈》一书了。-暁*说_C,M-S. *已_发!布,罪^薪+蟑^結`作者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杭州)人,北

宋治平元年(1064年)进士,曾任负责天文、历法的提举司天监,负责兵器制造的判军

器监。负责全国财政的权三司使,负责边关政务和防务的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兼鄜

延路经略安抚使,又曾出使辽国,并曾多次巡察地方政务,相度农田水利,后因边事获

罪被贬。他博学多才,为一代学问大家,史称:“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

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本传)本书乃集其一生学识和

见闻之精萃而撰成,因成书于梦溪园,故名《梦溪笔谈》。

其最初版本为30卷,条数可能亦较多,但早已亡佚。现存26卷本至迟在南宋初年之

前亦已流行。《补笔谈》2卷、《续笔谈》1卷则为本书成书后,作者所写的补稿。《补

笔谈》为作肯或后人所编,《续笔谈》则为后人所辑补。把原书与补、续合编成册,最

早出现于明代会稽商濬在万历年间所刻《稗海》的再印本。现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胡道

静先生的校正本最为流行。胡先生对原书的不少错讹进行了订正,并加有大量注释、解

说,又把书中条文按顺序编加序号,计分为609条,使阅读、寻检更为方便。

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

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17门,涉及典章制度、财政、军事、外

交、历史、考古、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广阔的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如叙典章制度,有官制、礼制、兵制、舆服、仪卫、文牍、掌故。叙财政,有茶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