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13章完结

第113章完结

数学、地质、地理、地图、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农学、医药学、印刷、机械、水

利、建筑、矿冶等各个分支。~珊_叶?屋_ +醉_欣!蟑/节·更`鑫?哙/

在天文方面,记述有作者改进浑仪、浮漏、圭表之事迹,开了宋元时代天文仪器改

革之先锋。又记述有作者利用改进后的浑仪,连续对北极星进行3个月之观测,绘制星

图200余幅,得出极星离天极三度有余之结论;利用改进后之浮漏,进行长达10余年之

测量,第一次从理论上推导出冬至日长度“百刻而有余”,夏至日长度“不及百刻”的

结论。对岁差、日月五星之运行、二十八宿距星等,亦均有所论及。

在历法方面,记述了作者主持编订《奉元历》之始末,民间天文学家卫朴之成就和

在改历中之贡献。又论及历代历法之疏密,以及历法推步之术。书中所记载的“十二气

历”,以节气定历,为一纯阳历制度,乃对传统阴阳合历所作的一根本性变革,是作者

之首创。!狐*恋·雯_学_ ~免?肺_越′独,19世纪英国气象局采用的肖伯纳历,与此相似。

在数学方面,记述有作者首创之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为一种求解垛积问题的方

法,属于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之范畴。会圆术为一种已知弓形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方法,

属于求解高次方程的问题。这二种方法,开辟了中国传统数学新的研究方向,对宋元时

期中国数学的高度发展,其功甚大。

在地质、地理、地图方面,记述有浙江雁荡山“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

西部黄土地区“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等地貌特征,指出此乃流水之侵蚀作用所造

成。又记述了河北太行山之山崖间,往往衔蚌壳之化石,在石壁上横亘如带,从而推断

这里为昔日之海滨,华北平原乃泥沙淤积而形成。又记述有作者利用木屑、面糊和熔蜡,

以及用木刻等方法,制作立体地理模型,并被推广的情形;还有作者“以二寸折百里为

分率”,按“二十四至以布郡县”,绘制天下州县图“守令图”的情况。′j_c·w~x.c,.!c+o-m.

在物理学方面,记述有指南针乃方士(即风水先生)利用铁针磨磁石磁化所发明,

当时有四种使用方法,即水浮法、置指甲上、置碗唇上和悬丝法,并指出指南针不全指

正南,而常微偏东,指南针有指南、指北二种。这是关于指南针发明、应用,及地球磁

偏角之发现的重要史料。又记述有作者关于球面镜成像的实验。指出凹面镜照物时,有

一处叫“碍”(即焦点),在此点之上照物无所见,在此点之外照物成倒像,在此点之

内照物成正像,并用小孔成像、细腰鼓、船上橹担等现象作比拟,来解释凹面镜成像原

理。指出凸面镜只成小于原物的正像,并解释古人铸镜,镜大则平,镜小则凸的道理。

此外,还记述有演示月亮盈亏的模拟实验,演示声音共振的实验。对于海市蜃楼、

虹、雷电等现象,以及透光镜,也都有所记述,并进行解说。

在化学和矿冶方面,记载有利用铜铁离子置换反应,而发明的湿法冶铜方法“胆铜

法”,以及古代最先进的炼钢方法灌钢法。又记述了石油、井盐、池盐,以及青堂羌族

的冷锻铁甲法。

在农学、生物学方面,记述有不少作物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特征和分类,

并对一些古生物进行了考证,使这些早已灭绝的生物让人们有所了解。

在水利方面,记述有作者在汴河分段筑堰,逐段进行测量,测得从汴京(开封)上

善门起,经420公里,至泗洲(今江苏泗洪)淮河口,水位落差64.95米的事迹。又记

述有当时木工高超在治理黄河时,发明巧合龙门的三节压埽法。

对于漕渠复闸、苏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