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释衣服;卷五释器皿、家具、农具等;卷
六、七又是语词;卷八释动物名;卷九释车、船、兵器等;卷十也是语词;卷十一释昆
虫;卷十二、十三大体与《尔雅》的“释言”相似,往往以一词释一词,而没有方言词
汇比较方面的内容,与前10卷大不相同。何九盈先生怀疑最后2卷可能原来是分作4卷的
(扬雄自己说全书是15卷),且扬雄生前并没有把《方言》写完,现在的后2卷原本只
是写作提纲。后扬雄因病去世,没有来得及把这2卷中有关方言的对比写进各条之下,
以致成了未最后完成的书稿。
13卷的《方言》所收的词条计有675条(据周祖谟《方言校笺》统计),每一条下,
作者往往先提出一个或几个同义词作为条目,然后或用一个词来解释它们,或分别说明
各个词的使用地域,所以实际词目远远超过了条数。例如:
①跌:蹷也。(卷13)
②焬、烈:暴也。(同上)
③怃、、怜、牟:爱也。韩郑曰怃;晋卫曰;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
或曰怜。怜,通语也。(卷1)
④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
齐语也。适,宋鲁语也。
往,凡语也。(卷1)
例①、②这种释词方式见于卷12、13,缺少了方言词的比较和通行区域的说明。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