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全大惊:“为何《老子》会有伪本?”
子綦说:“孔子之徒,尤其是子夏之徒,鼓吹君尊臣卑的否术,反对君柔臣刚的泰道,所以把《老子》原文‘亦不可以不畏人’,改成‘亦不可以不畏’。*如.闻_枉_ ^冕¢废.越^读+删去一字,其义立刻反转,变成了:既然人人敬畏君王,那么我也不能不敬畏君王。又把《老子》原文‘人亦大’、‘人居其一’,改成‘王亦大’、‘王居其一’。老聃原义是人人都与道、天、地一样尊贵,篡改二字,其义立刻反转,变成了:只有君王才与道、天、地一样尊贵,其他人都天生卑贱。《老子》伪本,完全违背老聃原义!”
庄全没想到一向平和的子綦,竟然如此激愤,惊愕得说不出话。
子綦摸摸庄周的脑袋,笑了:“你竟然无师自通,看出《老子》伪本不通,真是异才!”
年底,越国又发生了近年以来的第四次弑君。′1-3\3,t·x_t..?c/o.m′
十余年前,越王翳及其长子越王诸咎、次子越王孚错枝,四年之内连续被弑。越王翳的三子王子搜不愿为王,被大夫寺区逼迫而继位,即越王初无余之。
初无余之另有一弟,即越王翳的幼子王子豫。
初无余之也有四子,长子立为太子。
王子豫眼看三位兄长相继为王,也想继兄为王,于是向初无余之进谗:“太子似有仿效诸咎之心,大王不可不防!”
初无余之听信其谗,诛杀长子,改立次子为太子。
王子豫又进谗。初无余之又诛杀次子,改立三子为太子。
王子豫又进谗。初无余之又诛杀三子,改立幼子无颛为太子。
王子豫又进谗。初无余之将信将疑,不忍诛杀仅存的幼子。
大夫寺区已死,其弟寺忠执掌兵权,献策太子无颛:“大王轻信王子豫,已诛太子三兄。太子危在旦夕!”
无颛大恐,命令寺忠攻破王宫,诛杀了王子豫,弑杀了初无余之。~咸^鱼?看_书/惘. /首?发/
初无余之临死叹息:“寡人不听王子豫之言,不忍诛杀幼子,终于难逃弑杀之祸!”
初无余之被弑,在位十二年(前372-前361)。神主牌位入于太庙,死称莽安。
无颛弑父篡位,即越王无颛。
裘氏大怒:“越人连弑四君,成何体统!”
庄周问:“被弑的越王,为王之前名叫王子搜,为王之后名叫初无余之,被弑之后名叫莽安。一王为何三名?”
裘氏说:“越人是断发文身的南蛮,一王三名不合周礼,乃是毫无道理的蛮风夷俗!”
庄周不敢再问,回家又问庄全:“裘氏不告诉我一王为何三名,只说一王三名不合周礼。”
庄全说:“裘氏精通周礼,所言一定不错。”
庄周说:“但我更想知道一王为何三名,南伯一定愿意告诉我。”
言毕奔向对街。
庄全也想知道,跟着走到对街。
子綦大笑:“你凡事都要追问究竟,难怪裘氏不喜欢你!越国王子,全都有名有字,这与中原相同。比如越王翳四子,各有其名,即诸咎、孚错枝、搜、豫;又各有其字,即伯、仲、叔、季。越国王子一旦成为越王,另有生称、死称,这与中原不同。比如越王勾践,生称是勾践,死称是菼执。越王不寿,生称是不寿,死称是盲姑。王子搜,其名为搜,其字为叔,成为越王以后,生称是初无余之,死称是莽安。如今的越王,同样有名有字,但是不让外人知道,目前仅知生称是无颛,死后当然另有死称。”
庄周问:“越王的名字,为何不让外人知道?”
子綦说:“这是初民萨满教遗风。萨满教认为,他人死后为鬼,祖先死后成神。巫蛊诅咒之术,就是借助鬼神之力,诅咒仇人致病致死。欲施巫蛊诅咒,先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