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大梁之前,韩昭侯一直亲赵敌魏。魏惠侯东迁大梁以后,韩昭侯采纳许异之策,叛赵亲魏。如今韩昭侯罢免许异,改命申不害为相,主公既然与魏和解,也应与韩和解。”
赵成侯听从其言,命其使韩。
大成午到达新郑,拜见申不害:“先生相韩而支持鄙人,鄙人相赵而支持先生,那么先生和鄙人的权势,都将两倍于现在。”
申不害大悦,献策韩昭侯:“魏、赵和解,有利于三晋团结,尤其有利于韩国。因为魏、赵强于韩国,魏胜赵则魏更强,赵胜魏则赵更强,都不利于韩国。如今魏、赵和解,主公应该亲魏友赵。即使魏、赵再战,主公也应该保持中立,不介入魏、赵之战。”
韩昭侯听从其言,召见大成午,与赵和解,从此亲魏友赵。
申不害再次献策:“韩国亲魏友赵,仍为三晋最弱。主公只有仿效魏、楚、秦、齐,实行变法,才能富国强兵。”
韩昭侯听从其言,命其主持变法。
申不害变法以后,韩昭侯不遵新法,兼用旧法,随意变更法令。
申不害进谏:“新法颁布以来,主公常常听从左右近臣的请托,随意赏赐无功之人,任意提拔无才之人;常常接受宗室贵戚的求情,随意赦免有罪之人,任意进行法外施恩。无功之人受赏,有罪之人免罚,怎能变法成功,富国强兵?”
韩昭侯说:“旧法行之已久,突然变更法度,臣民一时难以适应,相国不宜操之过急。”
申不害说:“变法的宗旨,就是废除‘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礼治,实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治。治国之道,在于依法治国,因能授官,因功加赏,因罪施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