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从耶路撒冷到北京:一个杰出犹太家族的中国情缘 > 第6章完结

第6章完结

2 “柑橘秘使”

我在1989年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是由以色列的一位高级农业官员萨姆尔.波哈莱斯教授对该国的先期接触和工作最终促成的。-m¢a-n′k?a.n?s?h-u^.`c/o,m′就在那年,以色列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对波哈莱斯教授进行采访,称他为“柑橘秘使”。这个绰号暗示说,他在中国秘密开展的柑橘合作项目,起着推动以色列与中国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回顾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色列和中国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 独立建国,此后30 多年两国一直处于外交隔绝状态。随着世界政治外交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某些松动。双方都在寻求与对方的接触,开始有军工技术方面的交往,进而发展到经济与民用技术层面的交流,这些都是以秘密方式进行的。从一开始,科学技术特别是农业技术就是两国民用领域交往的重点。波教授秘密访华作为国际知名的农业和农村问题专家,波哈莱斯教授于1985年率领第一个以色列经济技术代表团秘密访问中国,开启了两国之间经济和民用技术的规模性接触和交流活动,并导致一个秘密交流渠道的建立。波哈莱斯教授1928年生于波兰,自幼在波兰上学,后就任该国一座重要城市的经济主管。他曾多次出访前苏联的一些知名城市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自不待说,当年他能到之处, 仅限于苏联东欧集团地区。,兰?兰/闻/穴? ¨毋/错·内¢容?当初他申请移民以色列,没有获得波兰当局的离境批准,后来多亏波兰总理亲自过问,1958年才最终得以离开波兰进入以色列。回到以色列之后,他一直在农业部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和农村计划发展工作,先后与11 位农业部长共事,算是以色列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元老之一。1977年沙龙任农业部长期间, 波哈莱斯教授出任农村计划和发展局长直至1993年。 波教授同时在特拉维夫大学和希伯来大学任教,是多家国际农业合作机构以及项目的以色列方面负责人,获得过多项科学荣誉和奖项。 自1996年起,波哈莱斯教授参加西蒙.佩雷斯和平协会,负责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局的工作,2000年出任协会的副总裁。 佩雷斯现任以色列总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波哈莱斯教授是位出类拔萃的人物。由于业务关系,我与他长期接触。他在农业部任职计划局长时,我在服务农民的技术推广局任高级经理。后来我在农业发展公司担任总经理16年期间,波教授一直是我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最近几年,波教授在佩雷斯和平协会工作,我们保持着密切联系。波哈莱斯教授在他最近出版的《自传》一书中写道,以色列中央情报局“摩萨德”责成他去中国,但用第三国护照而不用以色列护照。当时担任总理职务的佩雷斯先生不同意使用第三国护照的做法,他说,要是派一个以色列代表团去中国,所有代表团成员都应持以色列护照,虽然代表团可以考虑采用其他名义。\s.h′u?q·u?n′d_n¢s..^c,o·m-1985年的一天,波哈莱斯教授应召到外交部部长办公室,受命率领一个代表团前往中国。当时向他交代,代表团共有9名成员,属秘密行动,以一家新加坡公司代表团的名义对外,经新加坡入境中国,最后离开中国进入新加坡。代表团成员在新加坡集合,时任以色列驻新加坡大使的本.雅科夫先生接见代表团,他何曾想到,几年之后自己成为了以色列的驻华大使。当年五月末,波教授率代表团开始他们非同寻常的访华之行。到达北京后,代表团被安排住到政府所属的官方招待所,中方人员和商谈代表都到此地进行接触。代表团成员不得擅自离开住地,但是安排他们集体参观工业和农业现场,也组织游览。代表团总共逗留11天。在此期间,就在招待所里举行多次会谈,代表团会见来自各方人员和代表,讨论有关工业、农业和科技方面可能合作的各个问题。波哈莱斯教授在书中说:“我渐渐明白了,访问期间始终陪同我们的唐先生,对于促进双方联系(即使开始只限于秘密方式),他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之一。 ..他代表名叫 华阳 的一家中国国家公司。”波教授又说:“以色列代表团访华之后不久,唐先生带领几名专家从中国到达以色列进行回访。这次访问同样保持高度机密,代表团成员的衔头甚至是编造的。代表团会见各方面不同人士,包括当时的以色列农业部长。我知道唐先生后来派驻美国。”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