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时,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易》、《书》、《诗》、《议礼》、《周礼》、《礼
记》、《公羊》、《谷梁》、《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太宗又加
以翻刻,这是《孟子》被列入“经书”的开始。~小¢税·宅~ ¨蕪!错~内!容/到南宋孝宗时,理学家朱熹在《礼记》
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认为是曾子和子思的作品,与《论语》、《孟子》合
在一起,称为四书,于是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了。
后世研究和注释《孟子》的著作很多,其中重要的有三部书,即赵岐的《孟子章
句》,朱熙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以上三部书各有特色,都是研
究《孟子》一书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优秀散文。孟子为人耿直豪爽、泼辣大胆,这一性格在《孟子》一书中,得到了充
分的反映。例如,他教导学生说: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他见了梁襄王之后,对人说: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x`w′d+s*c-.?c?o¢m*”
(《梁惠王上》)以上这些语言,“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所以塑造了一个栩栩
如生的抒情主人公孟子的形象,这是《孟子》散文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
语言的高度形象化,是构成《孟子》散文形象性的极其重要手段。孟子不愧是我国
古代的语言巨匠之一,《孟子》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明白晓畅,深入浅出。例如,孟子
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的一段话: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
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精炼准确是《孟子》语言的另一特色。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不要好战时,描述了
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比~奇?中!雯*徃¢ ,勉^肺\粤′黩?兽相食,且人恶
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
这好像是一幅画卷,把2000多年前社会阶级对立的情景再现于我们眼前。《孟子》
还特别注意细节的精工镂刻。有一次,孟子和齐宣王谈论管理国家时,他问齐宣王:
“假如一个国家的政治搞不好,做国君的该怎么办呢?”宣王被逼得无话可说,《孟子》
一书对这种窘境,只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个字,既不写脸色,也不记言语,只用
了一个“顾”字,真是画龙点睛。这一描绘,把宣王理屈词穷,只好回过头来左右张望,
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的心理活动,暴露无遗。
孟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他的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
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所以《孟子》一书,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孟子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同样应该批
判地继承这份遗产。
6 《商君书》
先秦法治理论的宣言
战国末年,秦国所以能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
个历史功绩不能不归功于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革新变法。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政策措施是什么,这些答案都反映在《商君书》中,《商君书》是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
资料汇编,又称《商君》、《商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商君》二十九篇”,班固注曰:
“名鞅,姬姓,卫后也,相秦孝公。”《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
史》或著录《商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