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春秋》
经文按纪年配合于《左传》前面,并为之作注,是现存最古的《左传》注本。至唐修
《五经正义》,以《集解》之注再加疏解,成《春秋左传正义》。
《五经正义》本着“疏不破注”的原则,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如《毛诗
正义》对《毛传》与《郑笺》之异同不加评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判断其是非。《礼记
正义》以皇侃、熊安生的疏为底本,每遇与郑注相违之处,《正义》便务申郑说,这就
难免有牵强附会、曲从注文之嫌。《春秋左传正义》也是如此,刘炫曾著文批评杜预注
的一些错误,对刘炫的驳正,《正义》一概加以否定。这样,承袭原书的某些错误,以
讹传讹,或自相矛盾之处就在所难免了。
《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
读经书提供了方便。书中包含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是研究者的宝贵资料。《五经正义》的撰著过程中,采摭旧文,取材广泛,汇集了汉魏、
两晋南北朝时期学者的研究成果,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在唐代具有很高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