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它的解释
称为“传”。到汉代时,这种传已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夹氏传》
和《邹氏传》5种之多,后来,《夹氏传》和《邹氏传》亡佚了,流传下来的只有《左
氏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是我们读《春秋》时可对照
参考的。
《春秋》有些材料的来源也有些问题,对材料又未剪裁,尤其是记别国的事,人云
亦云。至于鲁国,“事无大小,苟涉嫌疑,动称耻讳”。《史记·孔子世家》称:“至
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实际上这是夸大之词。王安
石称《春秋》为“断烂朝报”,也有点过分。而梁启超称《春秋》为“流水账簿”,却
是有点道理的。
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在于它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容易使人看清事件之间发生
的联系。它的缺点,主要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记载时就难免犯前后割裂
的毛病;
还有记人物活动时,更难详其来龙去脉。因此,后来才有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
的出现。
27 《春秋》三传
“其言简而要,其事洋而博”
由于《春秋》言辞隐晦,表述过于简约,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