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辽史》。一次是在熙宗皇统年间
(1141—1149年)由耶律固主持修纂,由其弟子萧永琪最后完成的《辽史》75卷,但未
刊行;一次是在章宗时期,因为皇帝的重视和支持,这次修《辽史》颇花了些功夫,时
间长达17年之久,参加的史官除陈大任之外,还有党怀英、郝俣,移刺益、赵沨等十余
人,最后由陈大任完成。后人一般称此书为陈大任《辽史》。不过此书亦未正式刊行。
三、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七月,原金朝状元,时任元朝翰林学承旨的王鄂,向元
世祖忽必烈建议修辽、金二史,忽必烈接受了这一建议,但因军事繁忙,时局未稳,没
能实行。
至元元年(1264年),王鄂再次建议修辽、金二史,时元翰林国史院也建立起来,
但这一次也未见诸行动。以后仁宗延祐、文宗天历曾多次诏修辽、宋、金三史,都因正
统问题的争论未决,义例未定,因而都未成功。直至元顺帝至正三年三月(1343年),
在右丞相脱脱、平章也先帖木儿、铁睦尔达世、右丞太平、参议长仙、郎中孛里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