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成就
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
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
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
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祯历书》的编写工作。除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工作以外,
他还亲自练兵,负责制造火器,并成功地击退了后金的进攻。著有《徐氏庖言》、《兵
事或问》等军事方面的著作。但徐光启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
农业与水利方面的研究。
徐光启出生的松江府是个农业发达之区。早年他曾从事过农业生产,取得功名以后,
虽忙于各种政事,但一刻也没有忘怀农本。眼见明朝统治江河日下,屡次陈说根本之至
计在于农。自号“玄扈先生”,以明重农之志。玄扈原指一种与农时季节有关的候鸟,
古时曾将管理农业生产的官称为“九扈”。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至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